发布时间:2025-04-13 02:26:38 人气:19次
工资超过5000元的个税计算公式为:应纳税所得额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。
具体计算步骤如下:
1.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:应纳税所得额 = 工资收入 五险一金 起征点(5000元)
2. 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: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所在的税率区间,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。我国个税实行七级超额累进税率,具体如下:
| 级数 |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| 税率(%) | 速算扣除数 |
| | | | |
| 1 |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 | 3 | 0 |
| 2 |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| 10 | 210 |
| 3 |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| 20 | 1410 |
| 4 |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| 25 | 2660 |
| 5 |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| 30 | 4410 |
| 6 |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| 35 | 7160 |
| 7 |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| 45 | 15160 |
3. 计算应纳税额:应纳税额 = 应纳税所得额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
4. 将应纳税额从工资收入中扣除,得到实际到手工资。亲爱的读者们,你们是不是每个月拿到工资后,都会好奇地想:“这工资超过5000的部分,到底要交多少个税呢?”别急,今天就来给你揭秘这个神秘的个税计算公式,让你轻松掌握自己的税钱去向!
你知道吗?从2018年10月1日起,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已经上调到了5000元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的工资没有超过这个数,那么恭喜你,你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哦!超过5000元的部分,才是需要交税的哦。
那么,工资超过5000元的个税到底怎么算呢?别急,我来给你详细解释一下。
公式一: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= 工资所得 - 五险一金 - 起征点
这个公式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基础。首先,你需要从你的工资中扣除五险一金,然后再减去起征点(5000元),得出的结果就是你的应纳税所得额。
公式二:个人所得税 = 应纳税所得额 × 适用税率 - 速算扣除数
这个公式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关键。首先,你需要根据你的应纳税所得额,找到对应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。用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,再减去速算扣除数,得出的结果就是你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。
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是根据你的应纳税所得额来确定的。下面,我就来给你详细介绍一下。
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七级超额累进税率,税率从3%到45%不等。具体如下:
-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,税率为3%
-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不超过144000元的部分,税率为10%
-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44000元不超过300000元的部分,税率为20%
-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0元不超过420000元的部分,税率为25%
-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20000元不超过660000元的部分,税率为30%
-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660000元不超过960000元的部分,税率为35%
-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60000元的部分,税率为45%
速算扣除数是为了简化计算而设置的。具体如下:
- 税率3%,速算扣除数为0
- 税率10%,速算扣除数为2520
- 税率20%,速算扣除数为16920
- 税率25%,速算扣除数为31920
- 税率30%,速算扣除数为52920
- 税率35%,速算扣除数为85920
- 税率45%,速算扣除数为181920
假设你的工资为10000元,五险一金为2000元,那么你的应纳税所得额为:
10000 - 2000 - 5000 = 3000元
根据适用税率表,3000元的税率为3%,速算扣除数为0。那么,你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:
3000 × 3% - 0 = 90元
通过以上介绍,相信你已经对工资超过5000元的个税计算公式有了清晰的认识。记住,掌握这个公式,你就可以轻松计算自己的税钱去向,为自己的财务规划提供有力支持哦!